2022年高考上海卷“发问与结论”作文【8篇】(2)

高考作文 时间:2022-07-08 手机网站 热度:

小时候妈妈就教育我:”不懂就要问”,于是天真幼稚的我,总会刨根问底的问个为什么。记得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天,我特别爱到处踩水,妈妈就给我套上雨衣,我就欢天喜地的跑出去了,可是,闷在一件不通衣服里。多难受啊。我想把衣服脱掉,对妈妈说:”好热啊,我要脱衣服”,妈妈说:”你脱了衣服就会感冒的,不能拖”,”为什么?”,”因为会着凉啊”,”为什么会着凉”?”因为天气太冷”。”那又是为什么”?这下慢慢答不上来,只好脱了雨衣,果然我感冒了。

还有一次我和叔叔去钓鱼,我从叔叔的话中知道了在钓鱼时不可以说话,会把鱼吓跑,还得很有耐心。我又不明白了,不停地问”为什么”总是把叔叔问的语无伦次,而我还是打破砂锅问到底,在一声声的为什么之中。我渐渐长大了,但是”为什么”这三个字还是围绕在我的生活中,爸爸总是告诉我别再问了,而我还是在好奇的驱使下,我还是会把大人问的答不上来。

唉!”不懂就问”的我还是在”为什么”只中懂得了许多知识;我这好问的特点也许会伴着我成长吧!

2022年高考上海卷“发问与结论”作文7

孙中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,学问学问,不懂就要问。在我们班里,就有这么一个好问的人。

她,个子不高,脑袋也不大。可是,她那个小脑子里似乎装满了许多个问号,每天总会问许多的问题。

一次数学课上,老师正滔滔不绝地讲解数学题,同学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讲,这时,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,“你有什么问题吗?”老师很惊讶,同学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向她投去诧异的目光。

“老师,”她的脸涨得通红,“您能不能把这道题目再讲一遍?”

于是,老师又重新讲了一遍,问:“听懂了吗?”

“嗯,明白了。”她用力点点头,“可是,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做?”说着,她就讲出了自己的方法。

老师听了听,便把她的算式写在了黑板上,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,问我们:“她的方法对不对?”“不对!”我们异口同声地说。

“老师,我错在哪儿?”她疑惑不解,眉头皱成了“川”字。

老师说,这道题目主要是考你有没有对号入座。

她沉思了一会儿,终于说出了正确的答案,紧锁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。

这个好问的女孩就是徐永鑫。

这时,我又想起了孙中山的那句话。是啊,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不去问,那么又能学到什么知识呢?学问学问,不懂就要问。

2022年高考上海卷“发问与结论”作文8

有时,我们也常问自己,是否听过无数道理,我们就一定能过好这一生呢?

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广告词:我们听说过无数的道理,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。这句话令人反躬自省。

明是非,知美丑,辨善恶,懂道理,确实是我们过好这一生的前提。人若不明是非,何以为人?人若不知事理,与禽兽何异?但是,道理如果仅仅停留于“听”,止步于“懂”,而不能内化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,外化为我们果敢决绝的行动,那么,懂得再多于我们过一生又有多大的用处么?

陆游说得好: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“知足常乐”,陶渊明懂得这一道理,更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道理。他认识到,“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”,于是,他不再为五斗米折腰,依然绝然地躬耕南亩,吟啸山林。虽只有浊酒一杯,淡茶一盏,破衣一袭,他却能坦然而快乐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。

其实,很多人都明白:知足者多乐。然而,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做到呢?有的人汲汲于名利,错过了“十月胎恩重,三生报答轻”的亲恩;有的人汲汲于富贵,错过了“人生结交在始终,莫为升沉中路分”的友情;他们为名缰利锁所累,一生如飞蛾扑火般无怨无悔,错过了春花,错过了秋月。如此人生,道理知千条,又焉能过好?

宋楚瑜说得好:丰碑无语,行胜于言。

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史铁生明白这个道理,更把这个道理化为无穷的动力,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。双腿残疾,身患尿毒症,人生的苦难莫大于此。然而史铁生没有被不幸击倒,他用强大的精神信念同孱弱的身体抗争,用孜孜以求的写作行动,书写了人生的辉煌。人生如史铁生,虽不完满,夫复何憾?

我们同学们都知道:“凿壁偷光”成就了匡衡,“悬梁刺股”成就了孙敬,“程门立雪”成就了杨时。天上没有掉下来的知识和才能,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哪得梅花放清香。”懂得这个道理,却不愿付诸切实的行动,如此求学,又焉能获取真知?

道理之于人,犹如航船上的指南针,指引我们人生正确的航向;行动之于人,犹如航船上的桨,只有不停地奋力划动,人生之舟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。

行胜于“理”,若能谨记此点,又何愁过不好这一生?就让我们以此自戒,自勉吧!